佛教神祇略传 第八函048--055

卷之048 挖耳罗汉

挖耳罗汉,又称那迦犀那尊者,居古印度半度坡山上,释迦牟尼佛之弟子,佛教十八罗汉第十二位。那迦中文译为龙,犀那译为军,那迦犀意谓有如龙军队,一定法力很强大。

挖耳罗汉,曾是一名论师,以论“耳根清净”而闻名遐迩,故称挖耳罗汉。所谓“耳根”,乃因醒觉而生认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六种根源之一。六根清净者,即断除由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所引起的欲念,以达到无烦无恼的境界。佛教中除不听各种淫邪声音之外,更不可听别人的秘密。所谓“清净”,乃心境一如,不受外界干扰,佛教为远离恶行与烦恼。“静”非彼“净”,“静”意在“外”,而“净”在“内”,修“清净”,得意闲逸自得,怡神通窍,横生妙趣,意味盎然。

卷之049 布袋罗汉

布袋罗汉,又称因揭陀尊者、因羯陀尊者,与其眷属一千三百阿罗汉居于广胁山中,护持正法,饶益有情,释迦牟尼佛之弟子,佛教十八罗汉第十三位。

布袋罗汉,生于中印度一首相之家,乃首相之独子,其生活之优越是不难想象的,但布袋罗汉却没有因此而贪图享受富裕生活,一心向佛。力排家庭成员之反对,几经努力,终在国王帮助下皈依了佛陀。因常背一个布袋,时时笑口常开,故称布袋罗汉。一说,布袋罗汉乃古印度一捕蛇人,常携带一个布袋进山捕蛇,捉蛇后拔去毒牙放生于深山,以免行人被蛇咬伤而丧命。因发善心而修成正果,故称布袋罗汉。布袋罗汉与一千三百名阿罗汉居住于位于藏地西部,恒河、印度河、萨特累积河等水源充足之冈底斯山上。释迦牟尼佛和他的五百罗汉讲述业力因缘的佛法。尊释迦牟尼佛敕,永不圆寂,生活于世间扶持、弘扬释迦牟尼“金色的”教法。

卷之050 芭蕉罗汉

芭蕉罗汉,又称伐那婆斯尊者,梵文为“雨”之意,释迦牟尼佛之弟子,藏传佛教十六尊者中第三位,佛教十八罗汉第十四位。

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瓢颇大雨之际,一个男婴出生,此男婴就是日 后的芭蕉罗汉,因于大于滂沱时出生,故其父亲取名为“雨”。

芭蕉罗汉随释迦牟尼出家后,沉静有礼,谦虚好学,静心听讲,闭目深思,修成罗汉正果。由于喜在芭蕉树(芭蕉,印度比较常见的植物。芭蕉科、芭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片长圆形,先端钝,叶面鲜绿色,有光泽;叶柄粗壮,花序顶生,下垂;苞片红褐色或紫色;雄花生于花序上部,雌花生于花序下部;离生花被片几与合生花被片等长,顶端具小尖头)下用功修行,故名芭蕉罗汉。

芭蕉罗汉与自眷属千四阿罗汉多分住在可住山中。受佛敕,不入涅盘,常住世间,以济度众生。

卷之051 长眉罗汉

长眉罗汉,又称阿氏多尊者,梵文为“无比端正”之意,释迦

(本章未完,请翻页)

牟尼佛之弟子,藏传佛教十六尊者中第二位,佛教十八罗汉第十五位。

长眉罗汉,出生时就有两条长眉,据说其前世是一位和尚,因修行到老,眉毛都脱落了,脱剃两条长眉毛,仍然修不成正果,死后再转世为人。其父来巴热赛乃室罗伐悉底城一大富翁。一天国王波斯匿王之女于丛林散步时与长眉罗汉,双方一见钟情而坠入爱河。此后长眉罗汉,多次以象牙等珍贵礼物献给国王波斯匿王,祈求国王能 同意将公主下嫁给他。长眉罗汉在宰相的帮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夫妻恩爱,万事昌隆。 后有人对其父曰:“佛祖释迦牟尼也有两条长眉,令公子也有长眉,是佛相。”父亲于是来巴热赛将长眉罗汉送入寺门出家,成为释迦牟尼佛弟子,终修成阿罗汉。其妻也有其共同愿望,从尘世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皈依佛 门。

长眉罗汉,以全部身心救助所有众生。尊佛陀之敕,不入涅盘,常住世间,与一百个阿罗汉同住于仙人山上,佑护佛陀教法,济度众生。

卷之052 看门罗汉

看门罗汉,又称注茶半托迦尊者、周利盘特、周利盘陀伽、注荼半托迦、掉利盘物、周罗般陀,略称般陀、半托伽,释迦牟尼佛之弟子,藏传佛教十六尊者中第十一位,佛教十八罗汉第十六位,五百罗汉之七十七。

看门罗汉,出生于古印度室罗伐悉底城一个婆罗门家庭长大后明显有些迟钝,学下句忘上句。其父母后将其兄半托迦一同送到一位吠陀教遇那里学习,兄长半托迦一学就会,而看门罗汉就是几个字母也总学不会。一天,半托迦(时已皈依佛陀,为佛陀弟子)与人结伴去室罗伐悉底城去朝拜释迦牟尼佛。看门罗汉随众人跟随而去。恰被兄半托迦看见,导引他入了佛门,又教他如何尊奉佛门戒律。

看门罗汉皈依后,每天打扫寺庙没有尽头,即使如此,看门罗汉仍然始终如一勤快耐劳,无愿无悔,依陀恩泽,其上世之恶业已被今世善业抵销,开始能够忆起其兄所教之经文,透悟佛法获得圣道。看门罗汉化缘时,常用拳头叫屋内的人出来布施。一次因人家的房子腐朽,不慎将其打烂,道歉认错。后佛祖赐一条锡杖,锡杖摇动,杖上之环发出“锡锡”之声,省去拳头敲打门扉。

看门罗汉双手作禅定手印,其含义是说所有信奉佛法的人都应该从瞬息万变的世界观上各种华丽的外在物中解脱。

卷之053 伏虎罗汉

伏虎罗汉,又称弥勒尊者,释迦牟尼佛之弟子,佛教十八罗汉第十八位。

传说伏虎罗汉居于寺庙外,常有猛虎因饥饿而长哮,伏虎罗汉便将自己的饭分食于饿虎,久而久之猛虎被降服了,常与伏虎罗汉如影随形,故称伏虎罗汉。 一说由清朝乾隆皇帝钦定的十八罗汉中的第十八位罗汉。

十八罗汉,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由十六罗汉加降龙伏虎二尊者而来。十八罗汉之说始于

(本章未完,请翻页)

唐末到宋代时,已盛行十八罗汉。宋代苏轼 《十八大阿罗汉颂》云:“今於海南得此十八罗汉像,以授子由弟,使以时修敬。”元代以后,各寺院的大殿中多供有十八罗汉。

卷之054 大梵天

大梵天,又称造书天、婆罗贺摩天、净天、梵天王、梵天、梵王、大梵、梵童子、世主天、娑婆世界主、摩诃梵、梵摩三鉢、大梵天王、自主独存、摩诃婆罗贺摩,谓众生之父,印度婆罗门教的创造之神,梵文字母的创制者,与毗湿奴、湿婆并称三主神。

在印度梨俱吠陀时代末期,以祈祷主神为至上神,视为宇宙生成之原理。至梵书时代初,则以生主神为最高神。大梵天为生主神之子,渐次得势,取代生主神。至奥义书时代,大梵天成为唯一常住独存。传说大梵天诞生于自我而没有母亲。一说,在宇宙肇始之际,毗湿奴肚脐上莲花产生了大梵天。又说,大梵天由漂流于水上一颗金卵中诞生。

宇宙创造之时,大梵天创造了十一位生主,乃人类之祖先,同时创造了七位圣哲,共同协助宇宙之创造。因其创造生主和圣哲均为精神而非肉体,故称之为“心灵之子”。大梵天的坐骑乃是一只孔雀(一说天鹅),配偶为智慧女神妙音天女。印度教认为孔雀天生能够分离牛奶和水,其意代表每个人都要能够学会分辨善恶,继而扬善弃恶。

卷之055 帝释天

帝释天,全名“释提桓因陀罗”,又称天帝释、千眼、天主、因陀罗、憍尸迦、娑婆婆、释提桓因、释迦提婆,简称因陀罗,意译为能天帝,居于三十三天,佛教八大天之一,十五镇方神中之镇东方神,印度教及佛教最高之神,职掌雷电与战斗,后来进入佛教为护法神。

帝释天原为摩伽陀国之婆罗门,乃最早侵入印度从事游牧的雅利安人之神。佛经说,释尊出世时,帝释天化现七宝金阶,手执宝盖与右前方之大梵天,为释尊引路,让释尊从三十天一级一级地下来。释迦牟尼成道后佛教产生,因陀罗成为释尊之守护神,称为帝释天。帝释天身着天衣,手持金刚杵、坐骑白象、投掷雷电,杀死龙,杀死巨人,杀死一切威胁人类之敌,给干燥牧场降下雨水,人类奉崇为雷神、丰产之神。

帝释天入佛教后,形像通常呈天人形,头戴宝冠,身披璎珞,乘白六牙象,右手执三钴杵、左手置于胯上,居于须弥山,有诸天及众眷属围绕。作为护法神,保护佛陀、佛法和出家人责无旁贷,有恶魔攻扰,帝释天就会显身,念诵颂诗。 每半月之三斋日下令四天王、太子、侍者等,探察天下万民之善恶邪正,若闻世间众生恶多,则愁诸天众减损,若闻善行多,敬事师长,勤修斋戒,布施贫乏,则皆大欢喜诸天众增益,阿修罗众减损。佛教说,任何行善积德之人,皆可转生帝释天。帝释天以人间百年为一日,寿长一千岁,即合人间三千六百五十万岁。传说释迦牟尼佛未成道前就曾三十多次转生帝释天。

(本章完)

推荐阅读:

苟在红尘携美同修 重生之权掌天下 九阳至尊 个性不明如何称霸世界[综] 舰娘资源大佬 穿越,但是开局被杀 妈咪别跑:总裁缉捕小逃妻 女神的修仙狂少 平凡的小公务员生活 人鱼影帝[重生] 战神枭妃:邪王,来硬的 丞相夫人要和离(双重生) 疯批神尊护驾,女帝凤傲天下 小撩精她被娇宠上天了 洪荒:我哥白泽绝不是厨道大能 大皇帝 伊人何求 精灵:多子多福,截胡未婚花子 放学霸在心上撒个娇 重生之神算天下 偷香窃玉 藏软 夜夜赴荒原 房爹在手天下我有 反派:开局拿下第一女主 贞观逍遥王 完美宠婚:老公,我上你下 在修仙的世界里狂飙 菜刀战皇 八轮时光 重生种成学霸 抗战雄鹰,开局就抢鬼子战斗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